在公元7到14世纪,沿着丝绸之路穿越霍拉桑(今伊朗东北部)的中亚地区和河中地区(中亚的一部分,包括现代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的城市聚居中心开始发展起来。文化和思想通过贸易商品进行传播,这对撒马尔罕、布哈拉和梅尔夫等城镇的建筑和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这些地区不断受到新的影响,特别是来自阿拉伯半岛以及中国的影响,多种建筑设计的元素都融入到了当地原有的元素中。文化交流的痕迹在纪念性建筑和装饰性建筑的建造中明显地体现出来,例如宗教建筑、浴室、商队驿站、宫殿以及雕刻和装饰设计。

公元9世纪之前,霍拉桑和河中地区的居民主要居住在与强化库什克(城堡)相邻的小聚落中。在公元9世纪,该地区受到了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影响,导致公元9世纪至12世纪位于霍拉桑、河中地区和花剌子模(咸海和喀喇昆仑沙漠之间的地区)的城镇迅速发展。一般而言,城市发展的模式将包括定居点的原始伊斯兰定居点被改建成坚固的城堡,并在其周围发展带有城墙的城镇。在这个城墙区域之外,通常会有一个由商店和工坊组成的贸易和手工艺区。

从公元10世纪开始,将烧制的砖块与高强度的水泥砂浆或者“ganch”(当地语言中“石膏”或“砂浆”的意思)结合在一起的工序越来越多地用于大型建筑。它被用作建筑材料,适用于墙壁和拱形圆顶结构,这为建筑师提供了新颖的思路,使他们可将数学和应用几何学的进步所产生的创意付诸实践。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昂贵的建筑材料,因此人们倾向于将其用于大型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以及一些需要防水的其他建筑,例如桥梁、码头和浴室。

在建筑内部,经常采用几何比例,最常用的是正方形及其对角线的比例,尽管也采用了其他比例,例如三角形的边或黄金比例。这要归功于这段时期在巴格达等学术中心,特别是在应用几何方面取得的重大数学进展。在这里,学者们综合了来自世界许多地区的数学知识,在有利于知识交流的环境中,翻译了工作文本。应用几何技术被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建筑师吸收并广泛采用。

此外,驿站是丝绸之路沿线独特的建筑设计类别,它们建在主要商队路线上的城镇中。建筑师和工程师的任务是为已经旅行了许多天的商旅团队建造一个安全的庇护所,提供防盗的保护,和足够的安置骆驼或马的空间。驿站往往会有中心的天井,周围有遮盖的区域,以便在夏季安置驮畜,冬季储蓄货物,旅行者被分有单独的居住区,设有杂物间、大餐厅和祈祷室。

后来,从12世纪到14世纪的装饰包括多种砖面,这些装饰砖由釉面砖、珐琅器和雕刻的镶嵌马赛克制成。内部装饰有彩色墙绘,该绘画的涂料使用了黄金。其中一种是被称为“昆达”的特殊种类,这是一种墙绘技术,具有浮雕装饰功能,这种技术尤其会使用金色和蓝色,以及其他的颜色,像白色、红色和绿色来展现花朵和藤蔓叶子。 15世纪上半叶,白色背景上的深蓝色线性绘画来自于中国瓷器的启迪,这种瓷器是通过丝绸之路交换的一种非常流行的商品。

总的来说,随着沿中亚丝绸之路出现的城市中心,不同文化的传播和互动促进了建筑设计中各种要素的形成。其中一些源于数学的进步,尤其是多元文化学习中心发展起来的应用几何学的进步,而另一些则源于长途贸易和旅行的需求,例如商队驿站。

阅读更多

丝绸之路的文学交流例证

文化选择 : 丝绸之路上的乐器交流

丝绸之路沿线的早期中世纪突厥手稿

中国武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发展

传统的中世纪印度航海图

韩国佛教艺术中的丝绸之路跨文化元素

印度和欧洲对波斯细密画的影响

爪哇岛的沿海装饰性图案

中亚对朝鲜半岛音乐的影响